医院地址:黄梅县五祖路137号医院总机:0713-3321130
Copyright © 2019 黄梅县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0015937号-1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赵剡教授团队工作室
赵剡,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兼急救中心主任,获“法国国家功绩骑士勋章” 、“法兰西共和国金外交荣誉勋章”和湖北省政府“编钟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北省急救与复苏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急救技能培训中心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及“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急诊医学》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英文版规划教材《Emergency Medicine》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杂志副主编,《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医学顾问。先后承担科研项目21项,近五年发表SCI论文4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126.2928,2021年全国急诊领域科研影响力排名第五位。出版论著共12部。主讲的《急救常识》获评“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并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作为主要研究者(PI)主持罗氟司特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生物等效性试验2项,主持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预防破伤风感染短期被动免疫多中心临床试验,磷酸氯喹治疗新冠等多项临床研究数十项。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急危重症(心肺脑复苏、创伤性颅脑损伤等)的诊治、急诊质量控制和急诊医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大数据研究。
夏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痛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危重症移动ECMO支持中心主任,休斯顿 Methodist 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担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生命支持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青委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委员,中国地市级急诊专科医联体副秘书长,中国非公立医疗结构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人,湖北省急危重症移动ECMO支持中心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兼任秘书,湖北省中毒控制与救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急诊专科医联体秘书长,湖北省急诊医学质控中心秘书,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
擅长领域:急危重症的急救处理,ECMO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江城,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理学博士。担任湖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工作秘书,湖北省微循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院协会医院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营养治疗学组组员,武汉市急诊医师协会委员,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技能培训中心导师,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第三届编委会通讯编委。2012年获得“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前往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展开联合培养博士的学习,并于2015年获得武汉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心肺脑复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代谢综合征合并心肌功能不全的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睿E(睿意)急诊医学研究专项基金支持的临床科研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5篇,参与编写论著4本;曾在法国麻醉与重症监护医学协会Société Française d’Anesthésie et de Réanimation(SFAR)会议发言;曾获得湖北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擅长领域:心肺脑复苏和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急诊床旁超声在急危重症的早期评估中的应用。
陈海华,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胸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省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武汉市急诊医师分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及武汉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技能培训导师。从事急诊工作21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论文4篇。
擅长领域:各种急性中毒特别是有机磷农药、百草枯、敌草快等中毒的综合救治,以及常见急症特别是涉及多学科疑难危重症的救治。
赵智刚,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湖北省微循环学会重症专业常务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会委员,武汉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常委,武汉市医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中国非公医疗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从事急重症专业19年,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进入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曾到法国、瑞士等重症医学中心学习访问。主持省级课题3项;市级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5篇。
擅长领域:专攻脓毒血症、热射病、重度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
金晓晴,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诊教研室副主任,武汉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湖北省微循环学会模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急诊内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创伤、心肺复苏模拟研究。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9篇,单篇IF5.984,总IF32.311。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赴Havard医学院Mclean医院研修,2019年3月赴美国芝加哥大学Priztker医学院学习CPPT课程教学,自2019年1月起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交流。
沈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助理,分管急诊外科,干部保健处兼职副处长。法国巴黎六大急诊医学毕业、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支持中心主任、湖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院协会医院急救中心航空医疗学组副组长、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国家应急救援队成员、湖北省应急医学救援演练比赛专家组成员、湖北省急诊综合能力培训班导师。从事急诊外科13年,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SCI收录3篇。
擅长领域:多发伤的救治、创伤危重症管理、手外伤神经肌腱血管修复及吻合、慢性创面的治疗、烧烫伤的治疗、急性创面修复整形、皮肤缺损牵张修复术等等。
宋小兵,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21年湖北省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医疗卫生专家,2016年湖北省第一届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2015年武汉市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从事急诊外科工作18年,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省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 1篇。擅长领域:外科急诊,创伤、脑外伤等相关疾病的救治。
2022年3月29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诊中心赵剡教授团队工作室落户我院,每周夏剑、江城等教授不定期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查房、学术讲座、培训,帮助我院急诊科进一步规范急诊处置流程,通过远程医疗、双向转诊、连续医疗等措施,完善我院急诊服务体系,提升我院急救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