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人民医院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检测

发布时间:2019-06-03 09:59:02    来源:医务科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19-06-03 09:59:02
来源:医务科    浏览次数:0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和意义:人胃黏膜中有7组胃蛋白酶同工酶原,根据其生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将其分成2个亚群,1-5组分的免疫原性相同,称为胃蛋白酶原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组分67被称为胃蛋白酶原Ⅱ,除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外,贲门腺和胃窦的幽门腺的黏液颈细胞以及十二指肠上段也能产生胃蛋白酶原Ⅱ。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是监测胃黏膜状态的高敏感性指标,我科联合测定PGIPGⅡ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通过其血清测量值的不同,在各胃部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价值。

项目的实施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窗体顶端

   实施意义:

  1.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亦是I类致癌因子,HP感染与血清PG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感染者PG值高于非感染者,经治疗后则显著下降,可作为早期HP除菌效果评价的指标。
  2. 血清PG水平变化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密切相关,胃溃疡初发者PGI升高明显,复发者PGII升高明显;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患者的PGIPGII均显著升高,故PG含量变化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有效判定指标,尤其在用药治疗效果检测维持治疗效果方面有重要意义。
  3. 2009年《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一书中正式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作为胃癌筛查“二步法”中的初筛方法。2010年全国医师协会组织开展“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确定为普查行动的初筛方法。
  4.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血清PGIII含量可为复发提供重要线索,胃癌复发患者血清PGIII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
  5. 胃癌普查初筛指标,发现率高,早期占90%;可查出X线难以发现的癌症;体外诊断,适合人群广泛。
分享到: